失守3400点!A股财报季来临,关注重点在这
A股分化加剧,机会仍存但需谨慎
这周啊,指数突然大跌,跌破了3400点这个重要的关口。大家都在议论3400点是守不住了还是能守住,但实际上,在指数跌破3400点之前,市场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热点开始分散了,各个板块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,而且总的成交量也在下降。特别是之前火热的AI引领的科技股板块,现在也开始分化了,资金逐渐流向了消费、金融和周期类这些板块。
在这种情况下,虽然市场上还是有赚到钱的机会,但是整体的情绪已经没那么高涨了,随时可能有波动或者回调。对于那些经常盯盘的投资者来说,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难察觉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会这样呢?其实啊,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,那就是到了3月份,快到4月份的业绩发布期的时候,市场本身也会进入一个行情扩散、风格更趋平衡的传统阶段。
风格转向均衡,关注业绩为王
根据新兴业证券的研究来看,过去十年里不同风格的表现和全市场的对比可以发现,每年的3-4月其实是一个从前期风格非常明显、到风格慢慢平衡、再到最终向业绩好的股票集中和聚焦的过程。咱们简单说说这个过程:
1. 每年的2月到3月初,是市场风格特别明显的时期,小盘股、弹性大的板块表现特别好,而大盘股、估值低的股票就不太好跑赢市场。
2. 到了3月中旬到4月初,市场就会从之前小盘股一枝独秀的状态慢慢变得均衡起来,各种风格的股票表现差不多,没有特别突出的主线。
3. 再往后到4月中下旬,随着财报的陆续公布,市场会更加关注基本面和价值投资,资金会往业绩优秀、确定性高的股票上集中。
这么说吧,虽然不是绝对的规律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市场风格已经从单一转向扩散,再逐步走向均衡,但现在并没有一条特别明确的主线。再加上国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有不确定性,国内股市也到了从炒作转向基本面验证的关键时期,所以市场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分化,甚至可能出现高位回落。
在这种情况下,投资者怎么判断后续走势,又该怎么操作呢?
首先,投资者需要多关注基本面,尤其是那些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。其次,尽量避免追高,特别是在市场情绪比较高的时候,要保持一定的谨慎。最后,可以适当分散投资,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押在一个方向上,这样可以降低风险。
为何市场需要阶段性调整
首先呢,咱们再来梳理一下现在的市场情况,看看为啥要调整。
第一点啊,就是技术面上有点压力,估值也需要消化一下。上证指数到了3400点附近就走不动了,主要是之前涨得太快了,像科技成长这些板块都炒得很热,大家都追高了。再加上现在到了财报季,大家更关心哪些公司的业绩靠谱,所以资金就开始偏向那些业绩稳定的企业了。这样一来,市场就得歇一歇,重新调整一下,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再平衡吧。
目前来看,万得全A指数的最大涨幅差不多是14%,这个幅度已经接近历史春季行情的平均水平(19.6%)了。不过呢,虽然短期涨势放缓了,但是中长期在政策支持下还是看涨的趋势,这一点没变。
股市投资攻略:把握政策与财报季的机会
2、政策和钱袋子的支持。两会之后,政策重点放在扩大内需、科技创新(比如“AI+”和高端制造)以及稳定楼市股市,再加上大家预期货币政策会放松(可能会降准降息),所以整体的资金环境还是对股市有帮助的。2月份的制造业PMI回升到50.2%,说明经济是在慢慢恢复,不过也要小心海外的风险因素。
3、财报季的压力来了。到了年报和一季报公布的时候,市场会对公司的赚钱能力重新评估一下。像食品饮料、银行、煤炭这些2024年赚钱效率高的行业,还有消费电子、AI算力这些2025年可能变好的板块,可能会吸引资金关注。
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和即将到来的财报季,我们应该怎么投资呢?
首先,多留意大金融板块,包括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。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(比如降准降息)会让这些股票的价值上涨,而且国家也在推动银行给消费和旅游等行业提供更多贷款,这对银行是好事。券商行业的并购传闻也会让这个板块更受关注。数据显示,银行业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不错,非银行金融机构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利润同比增长了94%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发现一些估值低、分红高的股票,可以考虑在价格合适的时候买入。
顺周期板块或迎布局良机
2、顺周期板块(比如有色、煤炭、钢铁)。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,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开始回暖了,再加上国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稳住了(像铜价也开始回升了),这些周期性板块的机会值得留意一下。
从业绩来看,有色金属的整体表现一直比较稳,而煤炭和钢铁这两个板块,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业绩特别亮眼。所以呢,大家可以重点关注那些业绩弹性大的股票,这种股票短期内可能会因为“高低切换”的行情而受益。
消费与科技的投资机会分析
3、消费这块儿(像食品饮料、汽车、医药)。消费80指数的市盈率现在处于近3年里头21%的位置,汽车和医药这两个板块呢,到2025年的净利润增速预计能达到22.3%和13.5%。现在消费刺激政策也在加大力度(比如发3000亿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、把汽车购置税减免延长到2026年),再加上估值也需要修复一下。所以可以考虑那些能受益于政策的方向(像新能源汽车、家电),还有那些必选消费(像白酒、医药)。
4、科技这块儿(像AI算力、信创、电子)。电子行业因为AI算力的需求,2024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一直在正增长;但计算机行业目前还是有点承压。长远来看,AI这个产业的趋势是明摆着的,不过短期内业绩可能还不好完全体现出来,资金就从炒概念的股票转向了业绩比较稳的股票。所以在这个情况下,可以考虑减少那些高估值纯炒概念的股票,重点放在算力(比如GPU芯片)、信创(像操作系统、数据库)以及AI应用(像办公软件)里头业绩超出预期的股票。
总的来说啊,现在市场的调整就是财报季正常的震荡,不是什么大趋势的反转。操作上得“防守反击”,短期就盯准业绩确定性强的股票(像高股息、消费),中期就坚持科技成长这条主线,同时也要留意政策利好下顺周期的修复行情。建议大家别追高,可以通过定投或者分批买入来平滑波动,重点关注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股票,还有那些低估值蓝筹股的补涨机会。

